林背子 (《贵州草药》)
【异名】野漆树根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【来源】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木蜡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0米。树皮灰褐色,初平滑后呈纵裂。单数羽状复叶,多聚生于枝顶;小叶9~15,对生,小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稍不对称或楔形,全缘,两面平滑无毛。圆锥花序腋生,长约10厘米;花小,杂性,黄绿色;花萼5裂,裂片卵形;花瓣5,卵状椭圆形;雄蕊5;子房上位,1室。核果扁平而偏斜,中果皮有蜡质,内果皮坚硬,成熟时淡黄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10月。 生于山坡、山沟、灌木林中。分布西南、华南、华东及河北、河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
【化学成分】树皮含鞣质21.35%。树汁含漆酚、漆酶;木材含非瑟素和黄颜木素。叶含野漆树甙,也含鞣质。果实含漆树酸、木蜡树素A和木蜡树素B。种子、壳、种仁含油分别为30.1%,56.36%,9.52%。种子还含蜡,内含廿二烷二酸和廿烷二酸。
【药理作用】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(如小肠、大肠、子宫、支气管),具有桔抗组织胺、5-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,与Antazoline(抗组织胺药)、麦角酸二乙胺(抗五羟色胺药)及阿托品之性质相似,唯强度较弱。临床上用治哮喘、咳嗽、下泻、腹痛等。
漆树酸的钠盐易溶于水。小量漆树酸能使蛙、兔心脏收缩增强、搏动增快、舒张充分,因而搏出量增加,但大量则抑制心脏;对传导系统有延缓作用,还能兴奋迷走神经末梢,使心跳变慢(作用短暂);对血管则为收缩(小量时使冠状动脉扩张);小量使动物血压上升,大量则降压,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。小量使瞳孔扩大,大量则使其缩小。对子宫有某种兴奋作用。大量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,但不侵犯运动神经及横纹肌。漆树酸钠对家兔致死量为0.00667克/公斤,有轻度的蓄积作用。其漆引起的皮炎可用非那更加以防治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性平,味微酸涩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寒,味苦,有小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,止血,治尿血,血崩,带下,疮癣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止血,利水通淋。治小便出血,崩,带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杀虫,解毒。治湿热疮毒,虫疮,癣癞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凋敷。
【选方】①治小便出血:林背子五钱。煨水冲苦竹水五钱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②治崩、带:林背子一两。煨甜酒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123036实用查询提醒您: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